跳转至

东方文化西方语

新华网的图书简介被删除#

【内容简介】#

一个人写的“杂志书”,一套东、西方民间文化解读丛书,一套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文化参考丛书,一套多语言、多视角、跨国界的“乐活文化丛书”。

语言上的障碍使两个西方人都会产生文化隔阂,更不要说一个东方人和一个西方人之间的隔阂。如果你只会一种语言,只看一家电视台,就会受到桎梏。有人说:“语言是一种武器。”翟华说:“语言更像是一扇扇窗户,掌握不同的语言就会在自己眼前推开不同的窗户。如果再对流一下,一定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早已成为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这地方不过是地球上的一个大村子,中国人心目中“天下”的内涵也在延伸。从《东方文化西方语》开始,让我们随着翟华的视角,领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一起走遍天下!

【作者简介】#

翟华,字永平,籍贯山西,生于湖北,长在天津、北京。1983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翟华赴法国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长期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各国生活工作,现在国际金融组织任职。除扎实中文功底以外,通晓英语、法语和日语三门外语,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各国,有了灵感赶快写,不求千年一叹的磅礴,却要会心一笑的幽默。翟华的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新浪知名博客——“东方文化西方语(http://blog.sina.com.cn/zhaihua)”中,他曾任《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等报刊专栏作家,部分作品收入《闲说外国人》、《地球村夜话》、《十二亿火星人。六千万火鸡人》、《畅游天下20年》等书中。

【目录】#

  • 写在前面
  • 东篇
    1. 说你是老板,不是也是
    2. 非洲:怎一个“黑”字了得?
    3. 天暖好轻松
    4. 真正的语言天才
    5. 与世界自然接轨
    6. 在非洲快乐消费
    7. 别说老黑跑得快
    8. 在非洲坐飞机,别怕
    9. 穷人的谚语
    10. 请稍候,鸡正下蛋
    11. 非洲侃爷
    12. 到非洲去旅游,看什么、买什么?
    13. 与摩洛哥导游过招
    14. 我的黑人兄弟
    15. 女人时装三块布
  • 西篇
    1. 君子难过“小人关”
    2. 调侃若比邻
    3. 听老外如此自我解嘲
    4. 与时俱进说“抵赖”
    5. 男人,你的名字是弱者?
    6. “哇欧”美利坚
      • WOW
      • TV is Good
      • American
      • 有美国特色的小电器
    7. 在华盛顿间谍博物馆体验中国
    8. 有子在美国念书,不亦乐乎
    9. 法兰西的三件“国粹”
      • 面包
      • “比代”
      • 贝雷帽
    10. 一个美国小伙子在法国的“悲剧”
    11. 不到英国,不知道
      • 自己钱少
      • 开出租的都是“知识分子”
    12. 洛桑寻刀:只在此店中,柜深不知处
    13. 葡萄有牙的反差
    14. 自行自在的荷兰人
  • 文篇
    1. 你说哪一国的英语?
      • 不到英国,不知道自己不懂英语
      • 印度人之三寸不烂之舌
      • 新加坡的“星语”
      • 常见“新式英语”词汇解释
      • 菲律宾的“大家英语”
      • 中国人讲英语有口音吗?
    2. 像小布什总统一样说英语
    3. 像毛主席一样学英语
    4. 周恩来的外语水平考
    5. 指上文化,中西有别
    6. 给你点儿颜色看看
    7. 狗儿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吗?
    8. 东方的人伦关系与西方的动物世界
    9. 学外语的神话与秘诀
      • 第一种可能性
      • 第二种可能性
      • 两个“秘诀”
    10. 话说小“@”
      • 这“@”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 “@”是怎么和伊妹儿扯上关系的呢?”
      • “@”到底怎么念?
      • 补记
    11. 拜托了,媒体:老外夸人从不说“OK”
  • 化篇
    1. 漫画引发的历史公案之一“太空可见长城”
    2. 漫画引发的历史公案之二“东亚病夫”
    3. 向前看,向后看
    4. 中国人的大嗓门崇拜
    5. 中国人的“大门”崇拜
    6. 中国常见外国不常见的几桩大小事
      • 在办公室扫地、擦桌子
      • 六十之前耳顺
      • 官本位的《新闻联播》
      • 大山现象
      • 谁懂了你的“客户”
      • 一整天不说“你好”、“谢谢”、“对不起”中的任意一 句的能力
      • 胆敢和女同事说荤段子
      • 扎堆儿情结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
      • 最后一桩事情是
    7. 中国人为什么不爱说“谢”
    8. 出国才知道:年轻十岁的“秘诀”
    9. 华人的“合并同类项”与老美的“因式分解”
    10. 中国人“差不多”的习性
    11. 就算你知道老外不说中文,还是要小心
      附网文:不要欺负老外不懂中文
  • 世界主要城市与北京时差表
  • 世界时差对照表
  • 环球旅行提示:去亚洲、非洲国家旅行的注意事项
  • 关键词索引
  • 环球旅行揭示:去亚洲、非洲国家旅行的注意事项索引

【书摘精选】

写在前面

在新浪网上,我的博客《东方文化西方语》算是小有人气,点击率与秋雨老师差不多;但是名气就比秋雨老师差多了,所以隔三差五就会有好奇的读者来问:“Hi,瞿华,你到底是谁,什么的干活?”

这次出书,觉得有必要先自我介绍一番。

1

列位:

在下姓“翟”——“zhái”,不姓“瞿”。所有姓翟的人,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遇到别人把“翟”字念错、写错的情形。“翟”冠“瞿”戴、“崔”戴、“霍”戴、“耀”戴都有。这个“翟”字,笔画共有14笔,要是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是很吃亏的。记得早年在清华读书,团委、学生会选举我是候选人之一,排在名单最后一名。当时我真羡慕“文革”中姓“丁”的那位中央委员,每次宣读中央委员名单除了毛泽东外就属他了。

后来出国留学,才发现我的姓的境遇没有任何改善,因为“翟”字发音“zhái”,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我依然是任何名单上的最后一名,因为国外很少有以“Z”打头的姓。有一年我作为联合国专家去缅甸出差,发电传告知接待方,Zhai先生某月某日抵达。我到了仰光机场,接机的缅甸人看着我一脸疑惑:“我们还以为来的专家是阿拉伯人呢!”我说:“你们怎么会这样想?”他们说:“你的电传上写的Zhai先生,我们都以为是写错了,应该是Zahi。”我的姓在法国同样不很幸运。法国人根本不会发[zh]这个音,因此我的姓便被念成“哉”与“采”之间的一种音。我试图纠正他们,教他们发卷舌的“翟”,几乎成功。直到有一天,一位法国同学来质问我:“你说你的姓要念成什么‘之-埃-翟',怎么我听见你的中国同学管你叫‘哉'呢?”我这才意识到我那广东同学(现在已经是副部级的高干)坏了我的名分。法国人常说:“我们总不能比国王更爱国吧!”既然中国人也念不准,也就别强求外国人啦。我也就听之任之,由他们去了。

20世纪80年代,很多出国的中国人都要事先查好自己姓名的电报编码带在身边,因为汉字中多音字多,外国人又不识汉字,所以一些国家办理中国人签证的时候要使用电报号码区分中国人的姓名。记得那时有一次去英国使馆办签证,英国使馆给了我一本电报编码和汉字对照表,让我把对应“翟”字的四个数字“5049”写在拼音“zhái”字下面,避免重音字。结果过了几天,英国人通知我再去使馆,说我的电报号码写错了。这就奇怪了,我明明小心翼翼查好的电报表,怎么会错呢?我想可能是“翟”字对应了两个音,一个是“dí”,而一个是“zhái”,把英国人搞糊涂了。不管是不是这样,反正我这样解释给英国人听,英国人也就信了。后来再去英国,我发现英国人已经不再要求中国人提供姓名电报编码,少了许多麻烦,善莫大焉。

“翟”字发音为“zhái”时,作姓;而发音为“dí”时,本意应该是指长尾的禽类,《山海经·西山经》中有这样一句:“女床之山有鸟焉,其状如翟”,这里的“翟”的意思发音就是为“dí”,是不能作姓的。如果姓翟的人在国内买机票,不论你用什么方法输入“翟”字,打出来的机票、登机牌默认的拼音就是“Di”。这样票面上的姓“Di”和护照上的姓“Zhai”拼音不相符,我每次登机查验机票和护照时都需要对地勤人员解释:“这是个多音字,系统不认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严格来说航空公司是可以禁止我登机的,我还是希望有一天民航纠正这个系统漏洞。每次订票我都提出“正名”要求,售票美眉总是说“没办法”,对于民航的票务系统软件而言,“翟”字就是“dí”。如果要改的话,那得找“有关单位”。

2

“有关单位”找不着门,还是回答读者有关问题:我到底是谁呢?

往早了说,那是还能算得上是“小时候”的时候,我特想特想当——人民。原因很简单,因为按我那时的理解能力,“人民”是唯一可以和领袖平起平坐的人。记得那时在广播里听到过城楼下面喊:“毛主席万岁!”城楼上面就会回应:“人民万岁!”因为我自知绝无当毛主席的可能性,所以最大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动力。而且,按照“最高指示”里说的,只要是人民,万一和其他的小朋友闹点儿矛盾,还可以在内部处理呢。为了证实我就是人民,我还使劲地追问爸爸我们家是什么“农”,直到爸爸说我们家属于“下中农”才略微放下心来。记得在中央电视台看到《艺术人生》采访蒙古族歌星腾格尔,讲起他小时候经常和小朋友们玩比谁大谁小的游戏。有一次和小伙伴们玩时自吹说自己是毛主席,是最大的一个,结果闹出政治事故,差点儿就“自绝”于人民。

长大了,对“人民”的概念有了些新的理解。说自己是人民固然不错,但那多少隐含了一点点政治概念,如果要用更准确更科学的术语说,我应该是国家统计局常说的“人口”。记得刚记事的时候有一段“最高指示”是以“我国有七亿人口”开始的,所以收音机里常听到“我国有七亿人口”。后来不知不觉地变成“我国有八亿人口”、“我国有九亿人口”,再后来到电视里说“我国有十亿人口”的时候,我通过考试成了“人员”——改革开放后首批出国留学人员,来到法国攻读博士学位。

虽说入乡可以随俗,但是到了法兰西,人民却当不成了,严格地说只能是“公民”——这好像是当地对人民的别称——实际上,国外公民也当不成,因为我根本就不是法国公民。当不成也好,按(中国的)理说,当个“外宾”应该更舒服。君不见“应邀”(小时候一直以为是“硬要”)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人,不论其所在的国家大小,也不论其语言、肤色,一律平等,宾主一番亲切友好地谈话之后,好吃好喝,逛故宫,游长城,只要外宾最后伸出大拇指连说声“OK”便皆大欢喜了。可惜在法国,外国人就是外国人,一般都是自己“硬要”来的,没有什么内宾、外宾概念,是公事就公办,该私事就私了,不讲请客送礼,也没有游山玩水。嗐,当不成外宾也罢,当个留学生总可以了吧,最起码住留学生楼,哪怕管理严格一点呢,比当地学生条件强一点就行。没承想,这里学生就是学生,也不分留学生、本国生,到了学校自己东跑西颠注册、办居留手续、看广告找房子,外国学生除了法语比法国学生差以外,绝无任何特殊之处,你就是一直把大拇指伸着,嘴上说多少“OK”也还是一样。如此这般苦读N年修成正果,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法语和日语,在国外工作几十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外教”、“外援”、“外企”、“外商”的待遇。

当然,在国外的中国人要说什么都和外国人一样,也不是事实。生在国外、从小在国外读书的儿子有一次放学回家缠着我问:“咱们家信什么‘教’?”我马上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问过爸爸咱家是什么“农”的往事,时代不同了,儿子问老子的问题也不一样了。我很有底气地告诉儿子我们家都是“无神论者”。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我的爸爸已经仙逝,自己是不是也该考虑叶落归根了?上次回北京探望老母,出了首都机场上了出租车,司机听说我到五环以外的石景山八角北里,脸上便露出纯真和灿烂的笑,盯着我说:“嘿,您还真是一好活儿!”

敢情,说了半天“我是谁”,我现在才算明白了。谁是谁,爱谁谁,其实并不取决于自己,走在街上你就是交警眼里的行人,进了商店你就是店老板的顾客,在飞机上你就是航空公司的乘客,买份报纸拿本书你又变成了读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成了作(坐)家……

要是上了出租车——其实咱也就是的哥眼里的一“活儿”啊!

记得那一天,正是“十三亿人口日”。

3

屈指一数,客居海外已经近四分之一世纪了。这二十五年间,走南闯北看见怪事我快记,东张西望有了灵感我就写,写起来漫无边际,所以前些年我在《环球时报》上开的专栏就干脆起名“漫无边集”。我深信,如果能够把每个稍纵即逝的思想碎片和幽默元素及时地记录下来,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畅销书作家。这本小书就以作者个人当国际公务员二十几年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为基本素材,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介绍一个国际公务员眼里的世界。愿这本小书可以给那些有意去联合国上班、去跨国公司打工或者打算出国留学、旅游、学习外语的读者们作个文化参考,当然也希望对那些不想出门但也愿知天下闻的朋友有所助益。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的同时增加英语词汇量,部分时事、商务、生活的汉语词汇增加了英文注释,书中的法语及其他语种的词汇均在单词下面加下划线与英语加以区分。

翟华

2009年2月9日

于曼谷Four Seasons Hotel


关键词索引

  • Boss:在国外如何称呼“老板”
  • Black:与黑人有关的敏感词
  • Crisis=危险+机会
  • “Genius(天才)”与蠢材的区别
  • 接轨:一个找不到对应英语单词的中文词
  • Save money, spend money:存钱如救人,花钱不花心
  • “Gene”基因的妙译
  • “Surprise”还是“accident”:“意外”怎么翻译?
  • The sage and the wise——哲人与智者
  • Advertising(广告)——梦还是蒙?
  • Piffle(侃):在琐事上滔滔不绝
  • Soul(灵魂)——灵魂值多少?
  • Guide(导)——tour guide(导游)
  • ——shopping guide(导购)
  • Brother and sister:兄弟姐妹
  • Tradition(传统):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 “君子(gentleman)”的风度都是一样的,“小人”的德性各有不同
  • “Mockery”嘲讽
  • Self-mockery(自嘲)与阿Q精神胜利法
  • Standard form contract:
  • “霸王条款”,“接受不接受随你的便”
  • Weakling(弱者)——不小心成了“群体”
  • Tags(口头禅),你知道吗?
  • “Direct(直接)”还是“indirect(间接)” ——老外的智力测验
  • American:“美洲人”还是“美国人”?
  • “Commemorate(纪念)”和“souvenir (纪念品)”
  • Information(信息)、intelligence(情报):如何把“信息”变成“情报”
  • ABC(香蕉人)——姚明如是说
  • Bread is the staff of the life,民以食为天——“食”是面还是米?
  • 私密、秘密、神秘、奥秘、机密、绝密:“密”语知多少?
  • “Fashion(时尚)”vs“nostalgia(怀旧)”
  • 在罗马(when in Rome)随俗
  • Money(金钱)——你知道吗?
  • Take a taxi(打车):上车后做前座还是做后座?
  • Contrast(反差)——客户是这样被搞定的
  • Idea(理念)——关于“理念”的理念
  • Public(公)、private(私)——褒义还是贬义?
  • 说大话(talk big)——中国人吹牛,外国人吹什么
  • Eloquence(口才)

常见“新式英语”词汇解释

  • “Small talk(寒暄)”——“小话”中的大学问
  • Chinglish(中式英语):产生“中式英语”的四个原因
  • Self-confidence(自信):建立自信的十个小贴士
  • Challenge(挑战)——美式“政治怪帅”
  • “Communication(沟通)”——两个中央部门都想用的好词
  • 指点迷津:“give advice”还是“finger pointing”
  • Colour(颜色)与politics(政治)的对应关系
  • Enemy(敌人)与friend(朋友)
  • 关系:“relationships”、
  • “connections”还是“guanxi”?
  • Secret formula(秘诀)——成功的秘诀
  • Discovery(发现)、invention(发明)——“美洲新大陆”是被“发现”的还是 “发明”的?
  • Misunderstanding(误会)——听到夸奖以后
  • 关于“cartoon(漫画)”的casual talk(漫话)
  • State of mind(心态)——用心还是用脑
  • Position(位置)——位置不同,含义也不同
  • Words and actions: 言行
  • Cult(崇拜)——Orz
  • National culture and folk customs:国情民风——美国传教士的观察
  • Thank(谢)——除了“thank”,还可以怎样说“谢”?
  • Strive(奋斗)——其乐无穷
  • Logic(逻辑)——这个词的中文翻译很有逻辑
  • “实”是“reality”,“虚”是什么?

文化小品部落格

谁最明智?

——一个向所有人学习的人。

谁最强大?

——一个掌控自己情绪的人。

谁最富有?

——一个总是心满意足的人。

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不存在。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Who is wise?

—— He that learns from every One.

Who is powerful?

——He that governs his Passions.

Who is rich?

——He that is content.

Who is that?

——Nobody.

———————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

如果在公司里你发现两个人的意见总是一致的,那么很抱歉,其中一个人便是多余的。

——小威廉·瑞格理,美国企业家

When two men in business always agree, one of them is unnecessary.

——William Wrigley Jr, 1861-1932

一颗洋葱可以让人流泪,但是世上却从没有发现一种能搞笑的蔬菜。

——韦尔·罗杰斯,美国喜剧演员

An onion can make people cry, but there has never been a vegetable invented to make them laugh.

——Will Rogers, 1879-1935


与时俱进说“抵赖”

如果我告诉您,有这么一家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它是这样描述其服务承诺(service commitment)的:

(A)您对服务的使用将符合您的需求;

(B)您对服务的使用将无中断(uninterrupted)、及时(timely)、安全(secure)或没有错误(free from error);

(C)由于您使用服务而获得的任何信息将是准确的或可靠的;

(D)作为服务的一部分向您提供的任何软件的运行或功能中的缺陷(defects)将被纠正。

看了这些承诺,您会怎么想呢?您一定会觉得天经地义,顾客就是上帝嘛。如果一家公司的服务不能保证“您对服务的使用将符合您的要求”,那顾客为什么还要上门,还做什么生意呢?

哦,对不起,是我看错了,这是家著名的网络搜索公司(internet search company)的服务承诺,就是“谷歌(Google)”,它的原话其实是这样说的:

谷歌、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及其许可人,不就以下各项向您作出陈述或保证:

(A)您对服务的使用将符合您的需求;

(B)您对服务的使用将无中断、及时、安全或没有错误;

(C)由于您使用服务而获得的任何信息将是准确的或可靠的;

(D)作为服务的一部分向您提供的任何软件的运行或功能中的缺陷将被纠正。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保证不就以下事项对您承担责任:

(A) 您无论由于何种原因和在任何责任理论项下发生的任何直接(direct)、间接(indirect)、附带(incidental)、特殊(special)、后果性(consequential)或惩罚性(exemplary)的损害(damages)。这应包括但不限于任何利润损失(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发生)、任何商誉(goodwill)或业务声誉(business reputation)损失、任何数据丢失(any loss of data)、替代物品(substitute goods)或服务的购买费用或其他无形损失。

话说到这份上如果您还不明白,那您听好了:“如果本条款英文文本和翻译文本存在任何冲突,则以英文文本为准”。以上是谷歌的“服务”条款中的部分内容,该条款2007年4月16日发布(http://www.google.com/accounts/TOS?loc=cn)。

这一大堆“不保证(no guarantee)”、“不承担 (no liability)”在英文里有个专门的说法,叫“disclaimer”,中文一般译为“免责条款”。您不要搞错,它绝不是豁免顾客买东西付钱的责任,而是该公司自己免去自己可能要负的责任。在日文里“disclaimer”有另一种说法,叫做“権利放棄?"明文”。不过不是该公司放弃它赚钱的权利,而是您做为顾客放弃本来好像属于您的权利。说好听点,这叫做有言在先;通俗一点儿地说,这其实就是“抵赖”。刚巧“抵赖”这个词的发音与英文“disclaimer”还有几分接近,我们不妨就把“disclaimer”暂且称为“抵赖”吧。

“抵赖”之术自然古已有之,我们中国民间故事里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和“隔壁王二不曾偷”其实就是属于朴素的农民阶级“抵赖”,只是“抵赖”的初级阶段。时过境迁,在资本主义(capitalism)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您会发现“抵赖”已经发展到了无处不有、无时不有的程度。比如您驾车上街,汽车反光镜上有一行“抵赖”小字提醒您:“Objects in mirror may be closer than they appear(反光镜里的东西离您的实际距离比您感觉到的可能要近一些)。”言外之意是说如果撞上了别赖我生产的反光镜影像失真(image distortion)。

到了停车场泊车,这样一块警示牌(warning sign)一定会先映入您的眼帘:“Park at your own risk(泊车风险自负)”,您自己选择停在这里,没有人强迫,自然您自己要为可能丢失或损伤的风险负责喽。进了电影院坐下,电影一开始就打出一行字幕:“Any resemblance to real persons, living or dead, is unintentional and purely coincidental(本片人物与任何现实生活的活人或死人的任何相似性都不是刻意而为,纯属巧合)”,观众们切勿对号入座。看罢电影,信步走进咖啡店,由于刚刚清扫过地面,所以门口竖着一块小牌子写着“Slippery when wet(地面湿滑)”,您可要走好,路滑,但摔了白摔。要一杯咖啡,杯子上面依然有“抵赖”:“Caution, coffee is served HOT(小心:咖啡端上来的时候是烫的)”,喝还是不喝,什么时候喝,悉听尊便。

进入网络时代,“抵赖”更是与时俱进达到了全面发展的最新境界(level)。前面提到的那家谷歌的“服务”条款只是一个小例子。在网上走一遭,你会发现各式各样的“抵赖”,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的网站声明“本站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本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territory)、城市(city)、地区(region)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legal status)或对其边界(border)的划分(demarcation)表示任何意见”;金融网站(financial website)告诫“基于本站信息而做的任何交易(transaction)或投资(investment)决定,由您自行承担(bear)全部后果和责任”;医疗网站(medical website)表示“对于未能及时回答网友的咨询而造成的任何意外、疏忽、伤害(hurt)等本网站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免费电子邮件网站“对通过电子传播(electronic transmission)的信息之安全性(security)没有任何担保,也不承诺准确、完整、及时传输本信息之责任”。最奇怪的是宣传宗教(religion)的网站也要“抵赖”:“此网站资料只供参考及不时变化,请使用者自行印证资料准确性”。有的网站的资料是由英文翻译而来,比如谷歌的“抵赖”,所以网站抵赖说“此网站所载的所有资料﹐是按英文本诠释﹐中文翻译只为方便阅读所设。如有任何异议﹐一切以英文本为主”。如果不懂英文,使用翻译网站翻译资料,您更要小心了,因为翻译网站“不担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正确性”。

不管怎么“抵赖”,满纸的条文万变不离其宗,字缝里看去却只有四个字:“我不负责”。所以,有的网站怕麻烦,干脆写一句:“A Standard Disclaimer applies to all information on this site(标准免责条款适用于本站所有内容)”。如果不懂什么是“标准免责条款”怎么办呢?没关系,上网到www.disclaimer.com去找答案(Easy disclaimer project v7.4)。这个“抵赖”专业网站是由德国的一些律师设立的,专门为不懂法律的站主们提供在线咨询(online consultation),根据法律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保证帮各类网站拟出完美无缺的“抵赖条款”。

网站的站主们满意了,网民和顾客们不满意怎么办呢?没关系,谷歌的“抵赖”说了:“您可在任何时候停止使用服务。您停止使用服务时无需特别通知谷歌。”

关键词:Standard Form Contract:“霸王条款”,“接受不接受随你的便”

中国人说的“霸王条款”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实际上就是指“不公平条款”,指的是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和解释等。在英语中对应的概念是“标准格式合同(standard form contract)”,即为重复使用不经双方协商而预先拟订条款的合同。合同拟订后,一方要么接受条款(take it),订立合同,要么不接受条款(leave it),不订立合同。因此在英语中也把“标准格式合同”称为“take it or leave it contract”,也就是说“接受还是不接受随你的便”。


漫画引发的历史公案之二:“东亚病夫”

2008年8月,奥运会(Olympic Games)在北京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借地主之天时、地利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的辉煌成绩,不少民众和媒体都情不自禁地欢呼:中国人把“东亚病夫”的帽子彻底甩到太平洋里去了!

不过,wait a moment,到底是谁把“东亚病夫”这顶帽子给我们中国人带上的呢?查一下北京奥运会官方网站(http://www.beijing2008.com),我们可以在《中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栏目下找到题为《从‘东亚病夫'到竞技大国》的文章,还配有一幅漫画。

文章中这样描述了“东亚病夫”的来历:

1949年之前,中国运动员参加了三届奥运会,每次都铩羽而归,一牌未得。当时一家外国报纸刊出了这样的一幅漫画:奥运五环旗下,一群蓄着长辫、身穿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扛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画题为《东亚病夫》。对运动员的这种侮辱和嘲讽,反映了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国际上毫无地位”。

在“中国网”(www.china.com.cn)上,一篇题为《“零的记录”与“东亚病夫”》的文章对这段故事还有更具体和绘声绘色的描述: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中国申报了近30个参赛项目,中国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但运动员仅有69人,其余是武术表演队、体育考察团及职员等。但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符宝卢跳过3.80米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中国代表队最终全军覆没。当其他国家的运动员捧着鲜花,戴着奖牌,神采奕奕地回国时,中国运动员又一次黯然神伤地踏上归途。途经新加坡时,一幅外国漫画这样嘲讽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身着长袍马褂,形如枯草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画题为“东亚病夫”,许多外国人都讥笑中国队为“鸭蛋队”。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对这段故事许多国人都耳熟能详,但是细想一下,也有若干可疑之处。第一,至今为止,还没有人找到1936年中国人在新加坡看见的那幅漫画,所以这个故事只能算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说(legend)。第二,漫画上画着一个“硕大无比”的鸭蛋,难道外国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鸭蛋”来形容“零”字吗?

当然,上面所谈到的疑问都还是细节问题,关键是“东亚病夫”这个词的来历,是否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污辱和嘲弄。在文献中,我们可以查到这样的资料:“东亚病夫”一词,最先叫“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林西报(Tzu Lin Hsi Pao,North China Daily News)》。《字林西报》,英国侨民奚安门(Henry Shearman)于1850年8月30日创刊于上海。1896年10月17日,该刊物登载的一篇英国人所写的“中国实情”的文章,其中一句话被梁启超翻译为“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估计原文应该是“sick man of East Asia”或者是“East Asian sick man”。自此“东方病夫”的说法不胫而走,多为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所引用。蔡锷在1902年写的《军国民篇》中有这样的字句:“显而言之,则东方病夫气息奄奄,其遗产若是其丰,吾辈将何以处分之?”梁启超在写于1902年至1906年间的《新民说》中提到“我以病夫闻于世界,手足以瘫痪,以尽失防护之机能,东西诸国,莫不磨刀霍霍,内向而鱼肉我矣。”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也提到了这个词:

艰难辛苦,力不能堪;青年堕落,壮无能力,非吾国今日之现象乎?人字吾为东方病夫国,而吾人之少年青年,几无一不在病夫之列,如此民族,将何以图存?

上述引文中都使用的是“东方病夫”而不是“东亚病夫”。“东亚病夫”又是怎样来的呢?1905年出版发行 的历史小说《孽海花》,封面注有“爱自由者起发,东 亚病夫编述”字样。其中“爱自由者”是金松岑的笔名,而“东亚病夫”是曾朴的笔名,曾朴生于1872年,卒于1935年,江苏常熟人。曾朴一生著作丰富,以小说《孽 海花》最著名。除了东亚病夫这个笔名外,还使用过 “病夫”、“国之病夫”等,借以唤起蒙昧中的国人。1929年翻译出版的法国小说《肉与死》,原著名为《Aphrodite》,作者是皮埃尔·路易(Pierre Louis),封面上写着“病夫、虚白合译”,虚白是曾朴的儿子。

不知是否1936年奥运鸭蛋漫画的刺激,20世纪30年代以后鲜有“东方病夫”的说法,一般沿用“东亚病夫”。当然,在国人看来,无论“东方病夫”还是“东亚病夫”都是一回事,都是指中国人身体上的孱弱病态。1946年出版的《家事学概论》(章绳著)中写道:“东亚病夫之名,由来已久,迄今尚未除去,最大原因在食物的营养不讲究。”1956年8月,毛泽东在“八大”预备会议上作了《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的演讲,其中也用到了“东亚病夫”一词:“过去说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打球也不行,游水也不行,女人是小脚,男人留辫子,还有太监,中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很好,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清爽一点儿,总而言之,坏事不少。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中国的面貌改变了。我们的成绩是谁也否认不了的。”1959年,郭沫若作诗祝贺“全运会”闭幕:“ 中华儿女今舒畅,‘东亚病夫’已健康。”

在国人的心目中,“东亚病夫”从来就是外国人对中华儿女的蔑称。然而,令人疑惑的是,除了1896年一篇英国人的文章以及1936年一幅据说是外国人画的漫画以外,我们没有看到其他外国人用“东方病夫”或者“东亚病夫”来侮辱中国人的资料。如果1896年英国人的那篇文章中“东方病夫”的原文果真是“sick man of East Asia”的话,我认为也未必就是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racism)和人身攻击(personal attacks)。因为在英文中“sick man of ××××”是个常见的表达式,而且最早是以“sick man of Europe(欧洲病夫)”的形式见诸于世。这个表达式本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1853年形容衰落中的奥特曼帝国(Ottoman Empire)时最先使用,其后“欧洲病夫”成为一个常用词,形容处于经济或者社会困境中的欧洲国家。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势力范围不断缩小的英国(United Kingdom)就常常被媒体讥为“sick man of Europe”。到了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国力衰弱的前苏联(Soviet Union)和东欧(Eastern Europe)也会被称为“欧洲病夫”。更有甚者,2005年5月21日出版的一期《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公然在封面上用“The real sick man of Europe (真正的欧洲病夫)”来形容意大利政治经济困境,却也不见意大利政府和人民出来抗议。

由此可见,在西方语言习惯中,“××病夫”的说法并非特指中国,可以用在任何洲、国家;而且这个表达式的重点绝非在形容某国人民身体的孱弱,主要是指社会、经济的困境。然而,自从20世纪初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媒体、民间引用“东亚病夫”这个说法时,更侧重于中国人体魄和健康,强调其污辱的含义。传说在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张园设擂比武,侮辱中国人。霍元甲针锋相对在报上刊登广告:“世讥我国为病夫国,我即病夫国中一病夫,愿与天下健者一试”,并声言“专收外国大力士,虽铜筋铁骨,无所惴焉!”1972年,李小龙主演的电影《精武门》讲述了霍元甲的徒弟陈真为师父报仇的故事。在影片中,污辱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坏蛋从欧洲人变成了日本人,日本空手道馆派人送来一块写有“东亚病夫”的牌匾,并扬言挑战整个中华武术界。李小龙饰演的陈真使出了双截棍惊人绝技,并喊出了“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的经典台词,为全世界华人找回了久违的心理平衡。

应该说,这种“中国人不能被嘲笑”的心态有相当的正面意义,不蒸馒头争口气,在特定的环境下确实可以激励国人自强不息。从这个角度看,我推测1936年的那个外国报刊上的“鸭蛋漫画”根本就是杜撰。即便这幅漫画确有其事,而且发表在新加坡的媒体的话,考虑到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最大的可能这幅漫画出自华人之手而且发表在华文报刊上,其目的依然是为了警醒贫穷落后的中国人。不过,我们中国人自己说自己可以,怎么说都不为过,老外千万不要来瞎掺和。如果哪一天《经济学人》的封面胆敢用“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来形容中国的话,小心感情受伤害的中国人一人一口吐沫把他那个编辑部给淹没了。

关键词:State of Mind(心态)——用心还是用脑

中文的“心态”的英译不是“state of heart”,而是“state of mind(思维的状态)”,“mind”这个词是指与大脑(brain)相关的思维和意识。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人是用“心”思考的“劳心者”,而西方人用“脑”思考的“脑力劳动者”。举例来说,中国人心不在焉,就是“三心”,而英语中描述同样的状态时说“be in two minds(二意)”。在中国商店里的台阶前你会看到“小心台阶”的警示,在英、美商店中则会写“Mind the Step”。中国人安慰他人时说“不用担心”,而英语中说“Never mind”。不过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中国人要记忆英语单词要绞尽脑汁,而外国人要学写汉字时则要说“memorize by heart(用心记忆)”。

关键词:说大话(Talk big)——中国人吹牛,外国人吹什么

中国人形容某人夸口、说大话,就形容其为“吹牛”。在英语中也有“talk big”的说法,与中文“说大话”不谋而合。英国人有时也借用“牛”来比喻夸夸其谈,但却不是“吹(blow)”,而是“射(shoot)”。如果你听见英国人说“Do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what he says. He likes to shoot the bull”,那就是“别听他的,他喜欢‘射牛’”。严格说来,“shoot the bull”有“侃大山”、“闲聊”的意思,并不完全是中文“吹牛”。英语中还有一个习惯用法 “talk horse”,直译“说马”,其实就是“吹牛”。日本人说起大话,用汉字“自慢”表示。被选用来做比喻的动物不是牛,也不是马,而是小小的“法螺”(一种海螺),而且也可以“吹”的:“法螺を吹く”。法国人说大话也是靠“吹”的,但不是吹任何一种动物,而是“军号(fanfare)”。在法语中“自吹自擂的人”就是“fanfaron”,与“军号”有关。总之,吹起牛来各国有各国的高招。据说冷战时期流传着一个美国人和苏联人吹“猪”的段子。苏联人说:“我们国家新近发明了一种机器,将活生生的肥猪从机器这边入口处赶进去,从机器的另一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美味香肠来。”美国人说:“这没有什么了不起,这种机器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了改进。如果香肠不合胃口的话,把香肠送回机器,肥猪就从另一头跑出来了。”


去亚洲、非洲国家旅行的注意事项Travel Advice for Selected Asian and African Countries

泛联合国系统的职员出差之前要向联合国的安全协调机构报批。联合国的安全协调机构聘请国际专业机构提供“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项(General Cultural Tips)”、“商务文化注意事项(Business Cultural Tips)”、“付小费注意事项(Tipping Tips)”以及电压电插头的制式(当然,现在有万用插头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同时要求在外旅行的国际公务员入乡随俗,不要在无意中伤害了当地百姓和商人的感情。在这些注意事项中,有不少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矩,比如约会要提前确定、赴约守时、见面握手、交换名片,商务着装要低调保守等等。所以这些基本的要求就不一一重复了,只有当一些国家的风俗与上述国际惯例不符合的时候,才特别说明。在“注意事项”之前,增加了一段对国名、语言、货币的简单介绍。

韩国

⑴ 您不可不知(What You Need to Know)

在中国典籍中最早出现“朝鲜”一词的是《尚书大传》中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史记》中也有箕子东迁至朝鲜的记载。朝鲜最古的史书《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也将“箕子朝鲜”一词作为国名出现的开始。但从周朝至汉朝,“朝鲜”只是指朝鲜半岛北部的地区,朝鲜半岛南部则被称为“三韩”(即辰韩、马韩、弁韩,见《魏书·东夷记》)。1896年,朝鲜高宗宣布朝鲜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此处的“韩”是来自朝鲜半岛南部古称“三韩”,同时“大韩”字在朝鲜语中也有“伟大”或“第一”的意思。1910年后,日本吞并韩国,恢复“朝鲜”的名称。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之后,1948年成立的南方政权沿用了临时政府时期的国名,即“大韩民国”。北方的政权则沿用了“朝鲜”,就是现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区別,韩国人往往将自己的国家称作“南韩(??/南韩)”或“韩国(??/韩国)”,而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称作“北韩(??/北韩)”;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人以前往往将自己的国家称作“朝鲜(??/朝鲜)”或“北朝鲜(???/北朝鲜)”,而将大韩民国称为“南朝鲜(???/南朝鲜)”。韩国货币为韩元(Korean Won),简写KRW。

⑵ 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项(General Cultural Tips)

2 进入韩国人住所、庙宇须脱鞋。

2 主人盛情安排的娱乐活动常常较为铺张。如果拒绝邀请,韩国主人会感到不悦。

2 如果到韩国主人家作客,可带水果、进口咖啡、茶叶、巧克力或者手工艺品等礼物都很受欢迎。递送礼物和接受礼物时要用双手。

2 在公共场合擤鼻子是不文明的行为。

2 与韩国人目光交集是诚意的表现。

⑶ 商务文化注意事项(Business Cultural Tips)

2 韩国人见面习惯点头或轻微躬身。握手也是适宜的致意方式。与女士握手要等女士主动。

2 不要在收到的名片上写字。

⑷ 付小费注意事项(Tipping Tips)

2 韩国不时兴收小费,付小费常被看作是一种侮辱。

2 在餐馆和旅馆,账单通常包括了10%的服务费,无须另付小费。


(由于更新时间是手动更新的,所以部分页面内容已更新,但忘记修改新的日期了……)